大同曾经最高端的小区即将拆除
根据城市总体规划,市政府决定实施东花园里小区房屋征收工作,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:
东花园里小区:东至魏都大道,南至花园里前街北侧,西邻现状地物,北至平城街及其附属、公建。(图例仅用于说明大置,可能存在误差)
这个小区位于大同市魏都大道西侧,南邻市二医院。当年这个小区曾是大同最高端与繁华的小区。说其高端是因为这里住的全部是公务员科级以上的干部;说繁华是因为这里的学校、澡堂、旅社、理发店、公园,可以说一应俱全,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成后,便成了大同市民仰视的一个小区。
1949年5月1日,大同和平解放,大同市政府从浑源县迁入大同市太平街,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,由于当时的政府办公场所已经不能适应工作需要,于是在城外的西门外北建起了新的政府办公楼,同时在政府办公楼西北花园里的花园旅社旁边兴建了十座楼房,做为政府工作人员的宿舍。
当时的名称是大同市人委住宅楼,什么是市人委?就是大同市人民委员会,这是从1955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的政府新的名称,到1966年后又改为革委会。后来又改为人民政府。
当时这里住的都是人委会的公务人员,多数为科级干部,大同市市长韩文在做秘书时也曾在这里居住过。
这个小区最让人羡慕的是这里的附近曾经有两个让人眼热的小学,城区十八校和城区三十二校。为什么城区十八校那么让人向往?因为十八校是这里干部子女的学校,这个学校就是因为人委会的住宅楼而建,是官员的子弟小学,这也就让你明白了为什么这里的小学门前有交警值勤,而其它路边的小学则没有交警值勤,比如同样的路边的城区三十一校则没有交警值勤,因为十八校的学生家长都是吃菜的,而三十一校家长则是种菜和卖菜的,好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,花钱择校,其实你去了也不过是个打酱油的而已。
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政府办公地的两次搬迁,这里居住的干部也陆续搬出了这个小区,经历了四十多年后,这里已经沦落成了一个很不顺眼的小区,为了城市的形象,这里还进行过一次改造,大同最不叫好的平改坡就是以这个小区为样板的。
平改坡后,貌似这个路边的小区好看了些,但是毕竟楼体老化,设施陈旧,已经不能居住,成了一个为进城打工的出租房。
(责任编辑:admin)